炫梦影业
技术周刊订阅频道
发表主题 回复主题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27
云币
443

隋炀帝当皇帝期间,共有三次下江都的经历,前两次都是风风光光,挣足了面子,摆尽了排场。但到三下江都时,却弄了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为什么同样的行为,会有如此不同的效果?

隋炀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我觉得,他的皇帝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大业元年(605)到大业六年(610),这个时期,他是个明君。

修东都、开运河、拓疆土,虽然也不乏劳民伤财的成分,但总的来说还都是利在千秋的好事,他做得有眼光、有气魄,也让隋朝达到了极盛,所以叫明君。

第二个阶段是从大业七年(611)到大业十一年(615),这个时期,他是个暴君。为了征讨高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历史条件,任性妄为,把老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叫暴君。

第三个阶段是从大业十二年(616)开始到他的人生终结。这个时期,他是昏君。因为在前两个时期,虽然他既有功,又有过,但他都知道自己的帝王责任,也竭尽所能地履行帝王责任,只存在履行得好和不好的问题。

而到了第三个时期,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想浑浑噩噩混日子,所以叫昏君。而第三个阶段之所以从大业十二年(616)开始算起,是因为这一年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

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再下江都?因为当时国家已经失控了。举一件事就能明白。古代皇帝在元旦都要举行大朝会,地方政府和周边附属民族都得派官员或者使者朝觐皇帝。

江都是隋炀帝的起家之地,大业五年(609)又修了江都宫,算是隋朝的第三个首都,也是整个南方的政治中心。南方固然也有起义军,但总的来说,情况比北方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开始,国家一有动乱,朝廷就往南跑,这已经成了惯例。从大业十一年(615)开始,隋炀帝已经下诏在江南修离宫别馆。

比如说在毗陵,就仿照洛阳的西苑修了一组方圆十二里的离宫,而且规格非常高,据说比西苑还要华丽,这是在给自己准备退路。

其次,他还得准备交通工具。当年隋炀帝一下江都、二下江都,都是坐龙舟沿着运河过去的,但是杨玄感叛乱,运河上停靠的龙舟已经让他一把火都烧了。

其次还是在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又让江都王世充重新修造数千艘船,造好了送东都备用。总之,从雁门回来之后,隋炀帝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为下江都做准备了。

隋炀帝是个好排场、爱热闹的人,因此在他统治时期,大朝会搞得更是花团锦簇。可是,到大业十二年(616)元旦,大朝会一下子就冷清下来了。

首先,已经没有外国君主或者使者前来朝贡了,这其实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和雁门之围的后果。周边民族都不再买隋炀帝的账,这也意味着隋朝两代皇帝苦心经营的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国际秩序已经崩溃了。

其次,国内各郡派出的召集使也有二十多位没能及时赶到东都。因为此时遍地都是起义军,有的郡被围住了,根本出不了城,还有的是使臣在路上被堵住了,进不了东都。

连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大朝会都举行不下去,可见当时的国内形势有多严峻。面对这种局面,隋炀帝是什么反应?他不是去想怎样应对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陷入一种既恐惧又绝望的心境之中了。

根据《资治通鉴》中记载,从大业八年(612)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失败开始,隋炀帝就已经有失眠多梦的症状了。就是“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人摇抚,乃得眠”。

隋炀帝夜里睡觉,总是突然一下子就吓醒了,醒了之后就大喊有贼,得好几个妇女在身边拍着他、摇着他,才能再次入睡。

第三次到了大业十二年(616),这个症状更严重了,而且,还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自己吓自己。比如说,当年四月,洛阳的大业殿西院发生火灾,本来也不是多大的事。

可是,隋炀帝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起义军已经打进宫里来了,连滚带爬地跑到宫殿后面西苑的草丛之中躲了起来,直到火彻底扑灭,才战战兢兢地重新回到宫里。这说明他内心深处天天害怕起义军打进来,已经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了。

您好!没有相关评论,请您浏览其它内容!
发表主题 回复主题
« 返回列表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验证问题: 搜寻云提供的什么服务? 正确答案:云服务器
上一个 下一个